能源转型的答案,已写在“十五五”新型储能的赛道上
当亚太地区共商开放发展大计之时,绿色转型已成为核心议程。10月31日,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指出: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,强调破除绿色壁垒、拓展绿色产业与清洁能源合作;与我国“十五五”规划中坚定不移扩大开放、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方向同频共振。而新型储能产业,已站上能源转型的风口。

■ 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
从国际共识到企业现场:
液流储能科技参与虹桥论坛
理念的落地需要行业的共振。就在APEC会议后不久,11月5日,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“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”分论坛在上海举行。液流储能科技受邀参会,与全球能源决策者、电网企业、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代表深入交流、凝聚共识。这场高规格论坛所释放的明确信号,为储能产业在“十五五”期间的发展指明了路径。

■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“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”分论坛
论坛定调:
“十五五”是新型储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
本次论坛形成了几点关键共识,构建了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框架:
战略定位升维: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,新型储能不再是可选配套,而是“新型电力系统新增灵活调节能力的主要载体”。这意味着在“十五五”能源规划中,储能将享有更核心的战略定位。
市场机制破局:建立有效市场机制成为焦点。论坛共识指向通过完善容量电价、辅助服务市场等,为储能创造“可预期、可持续”的收益模式,推动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。
技术路线多元化:需坚持多技术路线并行。在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同时,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因其独特优势,对构建韧性电力系统至关重要,是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的重点方向。
开放合作深化:推动储能标准国际对接。这将助力中国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全球能源治理、融入国际供应链,为储能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出海通道。
共识与践行:
以“液流+锂电”,回应时代命题
能源转型的答案,必须通过扎实的技术创新与开放的合作来书写。面对“十五五”的确定性机遇,液流储能科技不仅深刻把握行业趋势,更致力于定义价值:
坚持 “液流+锂电”复合技术路线,为客户提供更安全、更经济、全场景适应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;
积极跟进市场机制建设,探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多元价值实现路径;
主动深化与全球伙伴的合作,推动中国储能技术、标准与项目走向世界。
“十五五”的能源蓝图已经铺开,新型储能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液流储能科技愿与行业同仁一道,以技术创新为芯,以开放合作为脉,共同构建绿色未来的能源体系。